望江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结合《安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整理和利用研究》项目所需材料要求,望江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调研组,于近日赴全县13个乡镇(街道)30多个村(社区),对“五四运动”以来全县所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重要旧址、遗址、纪念设施、场所)进行了全面核查,同时对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文学艺术作品)、有关实物、重大事件、重要事迹等做了全面收集和整理。

  一、望江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现状

  望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为望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据初步统计,全县红色资源共有革命遗址55处(含纪念场所设施6处),遍布城乡。按地域分,华阳镇2处、雷阳街道2处、吉水街道3处、高士镇8处、长岭镇14处、鸦滩镇7处、太慈镇4处、赛口镇2处、漳湖镇3处、杨湾镇3处、凉泉乡5处、雷池镇2处;按类别分,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5处,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4处,其他遗址及墓地46处;按历史时期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4处(其中纪念场所设施6处),改革开放时期1处,其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红色纪念场馆1处(县文凯学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全县上下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其中金鸡山农民暴动纪念馆、杨湾惨案遗址及纪念馆、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及纪念馆、漳湖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渡江烈士陵园及纪念馆等经建设、改造和提升,已经成为全县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红色名片,先后挂牌为安庆市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打卡地。

  望江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全县除上述5处纪念馆布有展陈外,大多红色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一些革命旧址多年没有修葺,存在部分倒塌,或是危房(如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十五军44师师部旧址),或原址已改建为民房、仓库(如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军部旧址、华阳渡江指挥部旧址);部分革命烈士墓、革命遗址旧址由于保护、管理不善,缺乏必要的标识标牌和相关图文资料介绍,深入挖掘整理、有效开发利用难度大,从而造成全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面窄、档次不高等问题,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望江县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普遍淡薄,没有把红色资源的保护与重大革命事件、重要党史人物联系起来思考并予以保护。有的革命遗址遗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已不复存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如辛亥英烈、望江最早牺牲的烈士韩伯棠故居、望江第一个共产党员鲁宏图烈士故居在前些年老城区改造中全部灭失、原与太阳山连为一体的石牛山抗战遗址也随着公路拓宽降坡建设而消失殆尽。

  二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全我县红色资源形成了分头管理格局,如渡江烈士陵园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及纪念馆等省级文保设施以文旅部门为主导;也有的属乡镇(街道)、村(社区)或个人管理,如漳湖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金鸡山农民暴动纪念馆属村级管理,个别烈士墓属烈士家属管理;还有至今没有明确谁来建设和展陈的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十五军44师师部旧址。全县没有形成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牵头责任单位,没有统一保护利用规划和地方政策,存在着诸多弊端,且随着形势发展,这些弊端愈发明显。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大。近年来,望江县逐步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宣传推介工作,2011年县委史志研究室牵头编印出版了望江县红色遗址纪念画册《丰碑》,社会各界对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有所了解,而对其它红色遗址以及围绕这些遗址发生的历史事件、相关重要人物故事却知之甚少。走访中,除少数当地年长者能讲出零星的一、二外,绝大多数人包括乡村干部都不甚了解,有的甚至毫不知情。由于缺乏广泛的宣传,导致全社会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重视程度不够,红色资源的“存史、资政、育人”教育作用发挥有限。

  四是资金投入不充足。据了解,除渡江烈士陵园、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及纪念馆有专门维护经费外,其他红色资源保护经费均没有固定来源;除散落于乡村的11处革命烈士墓得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专款修复外,其余一些红色遗址历史价值虽然得到了认定,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或无此项经费来源等原因,未能进行有效的保护、维修和利用;有的甚至破旧不堪、损毁严重,如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十五军44师师部旧址、凉泉乡陈氏冲民居墙上的抗日标语仅剩半边、雷池镇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团会议旧址等;还有部分重大革命事件发生地仅有遗存,如望江初期党组织尚花棚、马不要支部活动地、党组织重建活动地徐家井头、雷港交通渡口等,需要投入资金修旧如旧。

  三、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红色资源,承载着一个个闪光的历史记忆,是重温党的辉煌历程、传播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针对性地加强全县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成立组织,统筹协调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建立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史志研究、档案、文旅、退役军人事务、发改、财政、公安、资规、住建、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各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综合评价体系。针对红色资源分布特点和重要程度,统筹做好全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将保护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全过程。一要对所有革命遗址进行细分,明确哪些需要抢救性修复、哪些需要重点修建,分级分类分批付诸实施;二要在保护、修缮和建设时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做到修旧如旧;三要突出重点,编制具体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点红色资源进行维护、开发、利用,形成“以用促保”的良性循环。

  2.健全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根据全县红色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县乡两级综合协调管理机制,解决目前红色资源保护存在多头多级管理、管理权限分散等问题,明确相关部门具体职责和权限,协调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对濒临消失和损毁严重的重点红色资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级政府安排适当资金,实施保护性抢救,确保遗址及时得到修复。要研究出台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相关政策,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相关具体部门,实行挂牌保护、专人负责。

  3.守正创新,发挥育人功能。望江红色资源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具有直观、真实、感人的鲜明特点。要不断挖掘红色历史,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种手段,大力宣传革命遗址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使红色资源成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课堂;要利用清明节、建党日、烈士纪念日及其他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瞻仰革命遗址,重温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要推动红色资源“七进”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使其成为广大干群、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将口头播述、图片实物展示方式与线上虚拟展示方式有机结合,大力整合有关红色资源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让革命遗址“会说话”,让红色资源更生动、更具感染力,激活红色资源生命力,让红色资源焕发出时代光芒。

  4.创新举措,加大开发力度。要按照集中连片开发利用原则,以土地革命时期望江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为主线,做好尚花棚、林家庵、马不要、沙堰沟、徐家井头、红军独立团遗址保护,制作统一标准的标识牌;以抗日战争时期望江重大革命事件为主线,做好杨湾惨案、太阳山之战、血战刘公庙、七里岗事件、壬晨占火烧日本汽艇、湖区新四军反围剿斗争等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以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为主线,做好相关纪念设施(场馆)建设的全面升级改造,形象展示望江人民支援大军渡江的红色历史。要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培育一两条望江红色旅游线路,开展一日游、两日游活动。同时,要拓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提升纪念场馆展陈档次,开创望江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新局面。

  (中共望江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专题调研组成员:李结旺 吴小平 丁磊)

给TA赞助
共{{data.count}}人
人已赞助
学习文苑

鸦片战争,清军八十万军队干不过2万英军,战争失败的原因笑掉牙

2024-12-18 10:57:37

学习文苑

叙永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及思考

2025-3-19 11:27:5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