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开了一块地种菜,周恩来带头学纺线……
陕甘宁边区如何突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开始推行积极反共政策。国民党政府不仅停发八路军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动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密封锁,禁止粮食、棉花、铁、布匹、食盐等必需品贸易,扣押、处罚运货商民。一时间边区遭遇了极其严重的困难,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党中央从全民族利益和党的…... support- 0
- 0
- 38
-
抗战时期沂蒙地区的妇女动员
妇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革命战争年代,动员妇女参战是我们党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任务。抗战时期沂蒙地区的妇女动员就是我们党开展妇女工作的成功范例。 动员妇女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妇女是抗战的重要力量,妇女工作迫在眉睫。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党统一思想行动,制定了明确的妇女工作任务和目标,这成为成功动员妇女的前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 support- 0
- 0
- 20
-
党对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群众的组织与动员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迅速沦陷。中共满洲省委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作出“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到1933年,先后建立起十余支抗日游击队,形成南满、东满、北满、吉东四大游击区。抗日游击运动发展起来后,为了解决军队的生存问题并应对日伪军的讨伐,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的群众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将根据地内的人力物力进行整合,保证了抗日军队的生命力和抗日斗争的持久性。 将群众纳入政权系统 对群众进行组织…... support- 0
- 1
- 20
-
扩大政治影响 争取广大群众 ——1930年7月,红三军团创办《红军日报》始末
1938年3月13日,何长工(二排左四)、袁国平(二排左五)、滕代远(二排左六)与部分参加攻占长沙的红军指战员合影。 1930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以下简称“红三军团”)攻克长沙,硝烟尚未散尽,便连夜组织人员创刊了一份报纸——《红军日报》。虽然当时形势严峻仅出版6期,但为引导当地群众加强思想建设,建立革命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后来,长沙的《大公报》称赞道:“红军戎马倥偬,犹知注重报纸宣传…... support- 0
- 0
- 10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怎么做宣传工作?
【精彩提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战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声,针对红军、国民党军队、民众和日军等不同对象展开宣传工作,凝聚了民心,激发了士气,打击了侵略力量,成为与军事斗争同在的“第二战场”。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及时发声:鲜明表达党的抗日主张和立场 及时有效的发声,可以抢占舆论制高点,进而把握舆论话语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当夜就起草并…... support- 0
- 0
- 10
-
从这本日记中读懂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
【精彩提要】 童小鹏曾担任周恩来秘书、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革命时期,他长期在红四军和红一军团政治机关工作,认为当红军是最光荣的事业,红军中的生活是最光荣的历史。为了将红军队伍“光荣伟大的胜利,牺牲奋斗的决心,艰苦耐劳的精神,与亲爱团结的乐融”的光辉历史与精神品格记载下来,童小鹏从1933年1月1日起至1936年12月16日,一直坚持写日记,即使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 support- 0
- 0
- 10
-
全民族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中国文化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3 版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抗战文化迅速发展。全民族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理论维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承继中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厚植文化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历史根基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 support- 0
- 0
- 15
-
功勋奖章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100余年来,我们党围绕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和嘉奖,用至高的礼遇致敬英雄,从“红旗勋章”到“五章一簿”功勋荣誉表彰体系的确立和实施,极大激发了各族群众和部队官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 support- 0
- 0
- 14
-
延安时期党的科技人才工作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技发展的拓荒时期,针对当时抗战急需各类科技人才而人才又严重紧缺的实际,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工作,通过自主培养和大量吸收引进相结合,实行积极的优待政策,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推动了经济、军事的发展,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坚持独立自主培养科技人才 我们党向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延安时期,党中央立足自身条件,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 support- 0
- 0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