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中的两新、四新、三新,分别指什么?

党建和社会治理领域,经常会流传这三种提法:两新、四新、三新。本文现作一梳理。

两新,是“两新”组织的简称,通常指的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新经济组织主要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新社会组织主要指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

“两新”组织一说,有不少年了。它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而涌现出的新型组织形式。

在党建和社会治理领域,提及两新,重在强调党对新兴组织和领域的领导覆盖,以及社会治理的整合。

因“两新”组织活跃于传统国有经济和行政体制之外,通过党建覆盖和参与社会治理,如设立企业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等,能有效地加强对其政治引领。

四新,是“四新”领域的简称,通常指的是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

自前些年起,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而快速崛起的新兴领域,成为加强党建和社会治理的重点方向。

四新这一概念,与两新(即“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密切相关,但在两新的基础上,也聚焦了新群体和新阶层,体现了对时代变革的适应性治理策略。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新经济形态催生了大批非传统劳动者,如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自由职业者等。

这些群体存在着劳动关系松散、流动性强、社会保障不足等特点,他们的需求和声音也应当被看见、被听见。

四新的提出,顺应了社会需求。

三新,是“三新”领域的简称,通常指的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

近年来,三新提得比较多,也成为党建和社会治理重点聚焦的领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这是报告中,“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容,作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一个具体要求。

“三新”领域党建的大背景,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深度转型。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重塑了就业形态,而传统治理模式难以覆盖“零工经济”“平台经济”等新领域。

同时,新媒体和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加剧了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使得在社会领域,亟需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而与此同时,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也是社会治理中需要考量的因素。

总之,从两新到四新,再到三新,体现了从单纯的组织覆盖,转向人群凝聚和空间治理的跃迁,也体现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党建和社会治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给TA赞助
共{{data.count}}人
人已赞助
学习文苑

为什么过去很多人家里都贴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2025-4-28 8:19:33

抗日军政大学

抗大一分校挺进东北和校史研究(编著/郑德厚)

2024-11-21 20:05: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