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为何选择广东为革命基地?为何选择联俄,而不是英美日?
一、孙中山选择广东的缘起 从历史渊源而言,中国国民党乃延续兴中会(1894一1905)、同盟会(1905一1912)、国民党(1912-1914)和中华革命党(1914一1919)而来。自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即是一个组织松懈、纪律欠严的组织。 胡汉民曾对同盟会时期的“疏阔简易”情形有如下一番感慨: “党与党员,不能收以身使臂,以臂使指之效,即亦不能深入群众而领导之。党员之贤者,笃于所信,其牺牲献身之…... support- 0
- 0
- 148
-
党史上规格最高的烈士追悼大会
纪念仪式是一定社会群体为追忆过往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而开展的一种仪式性集体活动,譬如追悼大会就是一种集体哀悼活动,植根于中国传统祭祀文化,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和价值观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45年,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夜,党的七大在延安胜利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正是在那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党专门做出了以党的代表大会名义召开烈士追悼大会的部署。追悼大会…... support- 0
- 0
- 18
-
姜廷玉: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三次历史演变
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已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谓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诞生就有的,这一称谓同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一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次历史演变。 一、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演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失败中认识到武装斗…... support- 0
- 0
- 31
-
从红军到解放军的发展史,让你轻松捋清楚脉络
红军时期到八路军时期 红一方面军的发展史极为复杂,历经多次改变和整合,因为是在革命初期的成长过程中,整合了各方许多的起义部队,因此要想厘清其成长经历是很难的,估计也没人愿看,所以在此简述一下。 南昌起义时,是以贺龙的部队为主力,再加上叶挺等人的起义部队。起义失败后,贺龙因为名望最高,遭到国民党大力通缉,不得不离开。而剩余的部队在朱德的带领下去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彭德怀领导…... support- 0
- 0
- 21
-
党史故事 | 大青山突围战:永远的英雄丰碑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山东纵队指挥部均曾驻扎在这里。因此,这片英雄的土地成为敌人多次“扫荡”的重点,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敌后抗战活剧,大青山突围战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例。 大青山,位于山东省蒙山主峰东麓,海拔686.2米,山势险要,系东蒙山主要山峰之一,因树茂草丰、四季常青而得名。在抗战烽火中,这里成了八路军…... support- 0
- 0
- 17
-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49)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从1840年至1912年,清朝统治力量不断衰落,西方列强逼迫清廷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损失严重。那么这段屈辱的晚清史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 对象:中国和英国 时间:1840年-1842年 事件: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派遣远征军侵华,清朝并不屈服,导致了…... support- 0
- 0
- 2k
-
民国时期军阀的形成、混战,以及军阀间的恩怨情仇
文/文史道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复杂且充满动荡的时期。 这一时期,当时的中国,国内军阀割据,混战连绵,使得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 这些军阀,如同一个个独立的王国,各自为政,相互攻伐,这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无尽的战火与纷争之中。 与此同时,外国势力也趁机而入,对中国的内政进行干涉,甚至直接出兵侵占中国的领土,加剧了中国的混乱与苦难。 有道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 support- 0
- 0
- 192